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这类人群所签订的所有合同均被视为无效。
八周岁以上但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则被定义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行为,则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事先同意或事后追认才能使该行为有效。如果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合同对未成年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电子签名在合同成立中效力如何认定?
电子签名在合同成立中的效力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法律规定,只要符合特定条件,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使用电子签名签订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并且能够证明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商业交易中采用电子签名方式签署合同是一种被法律认可的做法。
相关法条:
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有效性需根据其实际年龄及所涉交易内容来判断。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其签订的任何合同都是无效的;而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八周岁至十八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只有当合同内容符合其年龄、智力水平且得到法定代理人认可时,相关合同才具备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