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二谈
刘 浜
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这是一个穿越古今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是对人成长的拷问,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值得探寻,因为人生苦短,所以必须思考。古人留下了“未知生,焉知死”、“生亦何欢,死亦何哀”诸多思考论述。笔者从十二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人生粗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一、谈学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学习,学问是人生真正的财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学习史,学没学习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分辨出来,不学习的人说话就会天上一句,地下一句,逻辑混乱,不知敬畏。会学习的人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就事论理,知止知礼,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学习首先要学哲学,其次要学大政方针,学法律法规、学业务,格物穷理,知行合一。这样,人才能独立思考,有独立人格。 “朝闻道,夕死可矣”,每天要问一问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启示、过去有哪些想法需要修正。而且学习要学会转换,转换成自己的思路、观点和成果,要活学活用,化入生活。
二、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的标准,虽然见仁见智,但是人们也有共识: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就是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严谨,做事先做人,为官先为人。做人“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人而好善,福兮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厚德方能载物,人的一生小胜用智,大胜靠德。一个人的修养高低、德行好坏,一开口就知道,甚至不用开口都写在脸上,因为修养德行是从骨子里由内向外散发的,不是能够伪装出来的。会做人的人一定是会倾听的人。学会倾听是一种沉稳、内敛,更是一种淡定、胸怀,每一种声音都值得倾听,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听人把话讲完天塌不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善听比会说更重要,我们可能只要花几年时间就学会说话,却要下一辈子功夫学会倾听。
三、谈做事。“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不做就是一纸空文,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干事文化就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提倡多谋事不谋人。做事要能“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独立作战”,“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学会“打通关”、“一道汤”,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不断努力的目标。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没有谁能说得上话,靠的是实事和业绩,最终是自己在为自己说话。当然,干事总难免有不理解的、有误解的甚至曲解的,要正确对待,“听剌剌咕叫还不种庄稼”。不管怎样,都要认真把事做对,用心把事做好,用胸怀把事做大。
四、谈激情。激情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和发动机,无激情无发展、无难险无创造,因为精神区位决定工作地位,所以我们要拒绝倦怠。一个人干事业一般有四个动机:一是追求财富,二是追求权力,三是为了情感,四是为了成就。人生有涯,官位有止,事业无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激情应来之于成就动机,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把正在干的工作干得出彩,内心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要认真思考回答“活着为什么,身后留什么”的人生之问,人生的价值不在锦衣玉食、不在靓车豪宅、不在高官厚禄,人生的成功在立德、在立功、在立言,此乃“真三不朽”,要相信这个世界能量守恒、因果联系无处不在,努力了就有回馈、就会永恒。不然回首往事,“人似浮云影不留”,自己都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五、谈批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每个人不但要勇于解剖自己,同志之间也要常用善用批评武器,通过批评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我的体会是:批评触及灵魂,批评使人警醒、促人进步。真、准、狠地批评你的领导一定是好领导、好朋友,就像人开车有盲区,需要有倒视镜、雷达来帮助一样,我们的缺点和不足,也需要有人及时指出来。特别在当今社会上,有一种社会浮躁、个人膨胀的苗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好的多、批评的少。对待批评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要做到批评的话要记得住,打击的话要受得住,表扬的话要稳得住。
六、谈底线。做人做事都要设定底线,无论遇到什么事,要坚守底线,要有定力,不能随波逐流、左右偏颇。做事有原则的人,是内心强大并受人尊重的人,只向真理低头叫伟大,困于名缰利锁才卑微。不能因一时的逆境或挫折就自暴自弃,否则就成为无根的浮萍、游荡的尘埃。要将挫折当成人生长河中激起的美丽浪花去欣赏、去珍藏。如孔子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有《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事业和受人尊敬的人都是有底线的人。学习,工作、做人也一样,设定的底线要高出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俗成,自己设定得越高,人生的成就会越大,坚守底线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要有“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的人生坚持,有时要用个人得失、进退、荣誉甚至是生命去捍卫。
七、谈进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常态、常理。每个人都想取得进步,都想早进步、快进步、大进步。但进步要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是各种机缘际会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关键时刻人的进步是水到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机遇,实践也证明,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平时学习、做事就是一种积累。我认为宁可没有机遇也不可放弃努力,要保持一种只管做事、莫问前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平常心态。因为机遇在特定历史阶段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坚定自己理想信念,把握每一天,不放弃不抛弃。
八、谈适应。“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往往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环境,就要去适应环境。关于适应,我赞同一个观点就是:人不要学圆滑,但要圆通,为人处世要外圆内方,与其终日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要争取营造有利于自己干事创业的小气候,既不惹事也不怕事。干事创业任何时候都不晚,有人说,年轻人要折腾,因为有的是时间,年纪大的人也要折腾,因为时间不多了。无论怎样,只有先适应才能谈得上发展,既然出身和环境我们不能选择,那就要努力适应。适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是说为了适应就把个人内心的坚守放弃了。
九、谈谦虚。按《易经》中所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对人有利而无害。“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是一个人发展进步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人的修养。做人要谦虚,要夹着尾巴做人,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的能力、阅历、水平总归有限,每个人都有长处,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个人都有短处,需要我们及时去提醒;每个人都有难处,需要我们伸出手去帮一把。
十、谈得失。舍得,必先舍而后得,放下是一种智慧。当你紧握双手时就会空无一物,当你伸开双手,就会拥有整个世界,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是心灵自由和美好。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舒服,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有真正的安全和幸福,所以政府要承担起社会保障的兜底责任,我想这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的道理。一事当前,不要以对自己是否有利来作判断,而是要以对对方、对大局是否有利来考虑问题,因为你自身就在大局之中。在舍和得之间,每个人都要有成人之量、之德、之美。
十一、谈方法。世界是方法的世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机关干部办文、办会、办事都要讲究方法,不讲究方法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好心办坏事,搞的四处冒烟,“药对症一张方,不对症用车装”。宏观决策要大脑清醒,微观执行要脚踏实地,做事事前要有计划,要有预见性,打提前量;事中要落实,不要束之高阁,要手到脚到;事后要总结,善于反省,总结就是提高。我们每写一份材料、每办一次会、每干一件工作,都要及时总结得失,日清日高,不断从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把握规律,“顺风吹火,照纹劈材”,要能从不足和失误中吸取教训,不犯第二次同样错误的人就是聪明的人。
十二、谈责任。责任胜于能力,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心怀责任才会有所作为。亚当·斯密说:“责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大,能力提升的空间就越大,能承担起多大的责任就能干多大的事业。目前有一种功利倾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遇到矛盾绕着走,推卸、逃避责任,当“太平官”、踱“八字步”,混日子、守摊子、尚空谈,不少因过错而错过干事创业历史机遇,留下历史欠账。因此,有时人也不要太过聪明,不愿下苦功夫、硬功夫,这样聪明反被聪明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在其位、谋其事、负其责,把接力棒接下来、跑起来、传下去,要有狮子率队的朝气和锐气,这样才能向组织、向人民、向历史交出自己人生干事创业的合格答卷。
(原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年第7期、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导刊》2014年第2期、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武汉工商》2014年第3期)